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及全体教职工,对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我校参加家长会的各位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行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们砂河第二小学小学现有2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67人,教职工86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理念新颖、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教风严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本科学历31人,专科学历40人,中师学历15人,小学高级教师31人。省模范教师1人,市教学能手2人,市模范班主任4人,市优秀辅导员5人,市德育能手2人,县级模范教师21人,县级教学能手15人。教师的岗位设置及学科专业结构合理,能满足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教学评估全部合格,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开办以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先后被上级部门评为县文明单位,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德育达标校,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本学年,我校按照繁峙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繁峙教育品牌,建设晋北教育强县”的战略目标及繁峙县教育局工作安排部署的要求。全面推进教研教改,创建特色学校。
一、立足常规教学,加快教学科研的改革创新
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学年初我们便提出“向常规要质量,从教改求突破”的口号。本着“一手抓常规,一手搞教改”的工作策略,以“备、讲、批、辅、查”为龙头,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坚定不移地走以校为本,以师为本,科研兴校之路。
目前学校开展教师“互听互评”活动,教师人均不少于15节,学校领导参与听课多达50节。同时参与公开课、示范课的教师达20多人,还有5位教师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赛讲活动。45岁以下教师人人参与课改。每位教师都摒弃了传统的教法,更新了教育理念,适应了新课标的要求。我校为打造高效课堂开创了新局面。
继续推进月考制度,月考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也可以使学生查漏补缺,并且教师可以通过月考及时发现学生知识点的缺漏,便于及时补救。现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丰富课余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已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自主教育为中心,以体验教育为特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对学生的纪律、卫生、安全、礼仪教育等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展望未来,以人为本力求更上一层楼
坚持艰苦创业,从严治校,规范管理培养一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开展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研究,创建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一流,学生素质优良的城镇示范小学。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家长同志们的大力配合是分不开的。我代表学校对家长的大力配合表示感谢!人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把学生教育好,我认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有机合作,共同努力。
下面我就家庭教育谈以下几点供各位参考:
一、要搞好家庭教育,就要真正了解孩子,关心孩子,这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然而,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
二、对孩子既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苛求过度,更不能粗暴的斥责打骂。
三、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早饭必须要让孩子吃,不然孩子的身体吃不消,上午也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加强体育锻炼。
四、注重学生在家的习惯养成教育。
再次,给家长们一些建议:
一、在安全方面
家长要经常教育孩子放学后不逗留,要径直回家,不接触陌生人,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座三无车辆,横过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不要跑。教育孩子注意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
二、在学习方面及习惯养成方面:
1、要督促孩子做好家庭作业,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孩子要做好学习辅导。特别是星期天或长假期间内的作业,一定要督促孩子提前完成,千万不要拖到最后一天晚上。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有自己的书架,有一个安静的阅读和做作业的区域(最好不要在听得到电视声音的地方让孩子做作业)。
3、让孩子尽量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多阅读课外书。
4、做孩子的榜样。我们对孩子提什么要求,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我们要求孩子每天回家至少看半小时的书,如果家长在一旁看电视却要孩子去看书,孩子肯定不服气。我们不准孩子抽烟、喝酒,我们自己却抽烟喝酒,当然就没有说服力。
5、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每天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刷牙,自己梳头发,书包是不是干净,书包里面有没有整理得清清爽爽。另外要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在家校联系方面:
平时要主动多与学校、老师联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来校来电话均可,及时沟通,关注孩子在校的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工作。
我坚信,有各位家长的配合,全体教师的努力,您的孩子一定会在学校健康愉快地成长与发展,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有一个明显的进步。最后,敬请各位家长对我们的工作以大力支持和配合,同时也请各位家长会后能留下你们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便于我们改进工作。我们将不胜感激。祝我们家校合作愉快、顺利!祝我们的孩子在校快快乐乐,健康成长!谢谢!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