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来到太原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全国特级教师南京史春研老师的关于识字教学的研究,她对汉字的研究,以及在识字教学上的成就令我深深的佩服。
汉字不仅仅是文化传统符号,更是民族的根,人民的魂。而如何让民族的魂传承下去,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如何传承,怎么去教,这也是我们这次学习的目的。学习之后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汉字是有思维的,汉字是汉民族思维与交际最重要的书面符号系统,是音形义完美统一的表意文字。它的构型源于象形的图画,发音源于大自然的音响。方正的构型中蕴含着我们祖先的思维和情感,体现着汉民族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而引导学生学习汉字要在汉字思维的关照下,关注字感的培养,“双线”并进识字。
何为“双线”,即探寻识字的逻辑线将汉字构字的逻辑线和儿童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引导儿童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和联想线索,科学而有趣的分析汉字,培养自主识字能力:同时,探寻识字的情感线,引导儿童探寻发现汉字字形义之中的文化内涵,不仅识字字形,了解内涵,还要触摸汉字的温度,感悟汉字的雅趣与真谛。这样有积极思维参与的识字过程,才能让汉字形神兼备,走进童心,让儿童越识越聪明。
其次,当我们的眼睛阅读汉字时,看到不是简单抽象的符号,而是由目及身心,多感官协调呼应,产生直观生动的画面感,组合有序的积木感,亲切熟悉的音韵感和心领神会的意韵感等。人对汉字的感觉是敏锐的还是迟钝的,是其语文素养的体现,直接影响语文学习的成败。
最后,我们教师在教学上关注汉字思维,正确引导儿童感受汉字,培养字感,方法科学,智慧识记。才能真正让汉字走进童心,打好语文学习的根基。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