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之季,我有幸参加了山西省教科院的班主任培训课程,我听的是来自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小学朱雪春的《班主任的教育关怀》,这节课让我这个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感触颇深,特别在“教育关怀”写一方面,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jpg)
首先,通过这节课,我开始转变了对于班里“差生”的态度,原来每个学生,在他们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先决条件,都有个别差异,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每一个班主任老师,都该有一种大生态观,我们是一个个平凡的园丁,我们的班级就是我们的田地,在这块田里,有豆,也有瓜,我们不该让他们统一长成一个标准的样子,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豆长豆,瓜结瓜。朱老师说,一个人的成功,基因占80%,教育仅仅占20%,我们千万别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做辛苦的园丁,我们的教育应从工业化向农业化转变。那么,有这样的理念后,再面对我们的“差生”,我的观念就转变了许多,我们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给孩子留白,发呆的时间,假如是豆的种子,我们怎么可能培育成瓜呢?那么什么样的生态就是好的生态环境呢?那就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是班级里的班主任,同时是家中的妻子,孩子的母亲,有时候职业生涯造就了我们强势的性格,想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培养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朱老师说,自我的人情商低,心中有他人的人情商高,我们要尽量“闭上自己的嘴”“多观察,多倾听”,放下自我,才看看到别人,对待差生也是如此,我们班主任应该做到,“他是啥样儿我都能接受”他们不叫“差生”,叫“差异”,朱老师还说,一个孩子的价值不在于分数,而在于内心接受自己,而我们老师最大的功劳就是让学生爱学习,爱上学习,喜欢学习,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是老师最大的功德!
其次,教育关怀该怎么实施呢?有两种途径,第一就是要接纳,包容,认同,等待,第二就是多进行正面教育,关于正面教育,我和大家一起分享朱老师的两个小案例,一个是银行培训员工识别假钞。培训过程中,没让员工看过一张假钞,而是让员工不停地数真钞,培训后的效果非常好,所有的职员虽没摸过假钞,但他们对真钞的印象太深刻了,只要一碰假钞就能识别。另外一个案例,讲的是我们现实班级中的“雅座”,我们大家都知道“雅座”的含义,平时我们总把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安排在“雅座”上,这叫“邻近控制”,而案例中的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她问孩子们,谁愿意坐“雅座”?话音一落,全班同学把目光又习惯性地投向班级最差的那个孩子,这个孩子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中,无奈地举起手来,而这位班主任运用她的智慧,慢慢说道:好,就由你来坐这个位置,不过,只能坐一天,因为今天我从你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贵的谦让后无私的精神,作为奖励,这个象征荣誉和赞美的座位就由你先来坐,明天将由另一位优秀的孩子来接替你,你再坐到他的位置上去。后来,这个座位成了孩子们向往的地方。一个小小的座位,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策略,成就两种不同的人生。
总之,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接纳,认同每一个学生,更要运用积极替代法,同正面的,美好的事物提升自己和学生心灵的温度,培养一个个全面发展的具有“核心素养”的人。